不同行業都有其獨特的術語,來源常帶著趣味。看過上一篇文章後,許多讀者都表示想了解更多。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飯,交通工具大概是我們花費最多時間與金錢的地方。那麼,司機們常說的術語,你又能理解多少呢?
的士司機每天穿梭於城市大街小巷,除了靠導航熟悉道路外,他們之間的對話也充滿行業獨有的術語,幽默又充滿生活氣息。這些術語的出現,不僅是工作中溝通的需要,也反映了的士文化的獨特性。一起來看看這些術語背後的小故事,看看你能認識多少吧!
1. 石仔
提到「石仔」,許多乘客可能會一頭霧水,猜想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石仔」是的士司機對行李的代稱,形容行李的重量如石頭般沉重。有時候,的士司機每天幫乘客搬「石仔」,感覺好像真的在搬大石!
2. 加油
當聽到的士司機說「要加油」,你可能會認為車需要補充燃料,但其實並非如此。「加油」在的士司機的語境中,可能指的是他們要去補充體力——吃飯。對司機來說,加油不僅是給車輛續命,也是給自己補充能量。
3. 空手道
遇到去機場的客人卻不帶行李?這種乘客被司機稱作「空手道」。這個術語充滿幽默感,形象地描繪了空手上下機的情景。
4. 猜枚
「猜枚」並非真的要玩遊戲,而是形容車程短、車資少的情況。對司機來說,每次接這樣的客人都像是在猜小額的運費。
5. 皇家飯
「皇家飯」聽起來有點高貴,但實際上司機們對這個術語避之不及。它指的是只有半小時的休息時間,匆匆忙忙吃一頓飯,讓人感覺像是在「趕場」。
6. 放血
當放假的司機被召回加班,他們形容這種情況為「放血」。雖然這個說法帶點誇張成分,但也道出了工作的辛苦。
7. 順風車
「順風車」在的士司機口中,指的是順路接載的乘客,既節省時間,又能增加收入,這樣的情況無疑是他們的「工作驚喜」。
8. 拆骨頭
如果乘客要求司機幫忙上下行李,「拆骨頭」就是用來形容這種需要額外勞動的情況。看似開玩笑,卻反映了司機工作的點滴辛酸。
9. 安全大使
在行車時遇到速度特別慢的車輛,司機會稱這些車為「安全大使」。這個術語帶有一點揶揄,也表現出急於到達目的地的情緒。
10. TA
TA 是 Traffic Accident 的縮寫,指交通事故。在通訊中,司機們習慣用這個術語來簡潔地表達路面情況。
的士司機的術語雖然簡單直白,卻充滿智慧和幽默,展現出他們獨特的職業文化。下次乘坐的士時,不妨留心這些術語,與司機來一場有趣的對話!如果你知道更多的術語,或有其他行業感興趣的內容,也歡迎分享!
更多的士司機行內術語參考:
地名篇
乘客篇
工作篇
其他行業術語:
【餐飲業術語】香港茶餐廳術語 你識幾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