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新旅遊保險調查顯示,2025年超過80%港人會在出發前購買旅遊保險,但仍有近三成投保人未清楚了解保障細節,導致索償時出現爭議或被拒賠。近年港人外遊意欲高漲,旅遊保險已成為出發前的「標配」。不過,市面上旅保計劃五花八門,不少人只憑價錢或便利性(如櫃員機、信用卡附送)作選擇,忽略保障範圍與條款細節,結果一旦遇上意外或索償,才發現「買錯保險」,得不償失。根據2025年消委會報告,27個旅保計劃中有超過40%在高危活動、恐襲保障、行程取消等方面條款模糊或限制多,投保前務必了解清楚。
1. 旅遊保幾時買好?
雖然即日仍可投保,但建議在離開住所前往機場前已購買,並將保單生效日設為航班前一日,以涵蓋前往機場途中。根據香港旅遊保險業界慣例,若意外發生於保單生效前,即使已購保險亦無法索償。此外,全球旅遊警示頻繁,提早投保亦可保障因突發事件取消行程的損失。
2. 旅遊性質是否涉及高危活動
滑雪、跳傘、熱氣球等活動屬高危項目,並非所有旅保計劃都涵蓋。2025年調查顯示,在50個主流旅保計劃中,僅約20%明確列明熱氣球活動屬受保範圍,而且多設條件,如需持牌導師陪同、非自駕操作等。冬季活動及專業級別運動亦常被列入「不保事項」。建議如有計劃參與高危活動,應向保險從業員查詢清楚。
3. 是否包括恐怖襲擊保障
近年全球恐襲事件頻生,不同保險公司對「恐怖主義活動」定義不一。部分保單只保障非涉及核武、生化武器的恐襲損失,亦有計劃完全不涵蓋。2025年市場趨勢顯示,愈來愈多旅保計劃主動列明恐襲保障條款,但仍需留意細節限制。
4. 緊急醫療事件保障
海外醫療費用高昂,緊急醫療保障是旅保核心。2025年消委會報告指出,27個計劃中有18個提供全額緊急醫療運送費用保障,部分更涵蓋親友探病交通費。選擇計劃時應留意是否包括住院、手術、醫療轉送等項目,並查閱是否有每日上限或免賠額。
5. 外遊警示(OTA)與索償影響
香港保安局自2009年設立外遊警示制度,分為黃色、紅色及黑色三級。若目的地在警示名單內,部分保險公司會限制保障或拒絕賠償。建議在購買機票及酒店後即時投保,避免警示生效後無法獲得保障。最新警示可參閱:保安局外遊警示網頁
小測驗:你估索償得唔得?
情況1:無人看管的行李
如背包遺留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屬「疏忽遺失」,大部分保單不涵蓋現金損失,部分亦不保貴重物品如手錶、相機。
情況2:行程延誤前遇車禍
若保單生效日為航班當日,而意外發生於前一晚,則不屬保障範圍。建議保單生效日設為出發前一日。
選擇旅遊保險唔止睇價錢,保障範圍、條款細節、個人旅程需要都要考慮。如有疑問,應向專業保險顧問查詢,確保出發前已獲得最合適保障。
文:Jamie@ECjobsonline 編輯部
相關文章:
旅遊保險唔止包行李!你未必知嘅保障範圍一次過講晒
15 Oct 2025
14 Oct 2025
11 hours ago
15 hours ago
6 days ago
28 Oct 2025
15 Oct 2025
29 Sep 2025
29 Sep 2025
29 Sep 2025
29 Sep 2025
29 Sep 2025
28 Sep 2025
25 Sep 2025
25 Sep 2025
17 Sep 2025
17 Sep 2025
15 Sep 2025
15 Sep 2025
12 Sep 2025
12 Sep 2025
12 Sep 2025
12 Sep 2025
Contact Us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