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2024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香港的成年人人均財富值位居全球第3,中位數為全球第4,水平超越英美澳。香港的百萬美元富翁比率高達10%,即10人中便有一個是百萬富翁。
報告中的「財富」是指家庭擁有的金融資產加上實物資產(主要是住房)減去債務後的價值。瑞銀在本次報告中重點分析了全球 56 個經濟體,認為這些經濟體在 2022 年代表全球 92% 以上的財富。
香港人均財富值全球第3瑞銀報告顯示,香港成年人平均財富以582,000美元(約454萬元)居全球第3,超越美國以及澳洲,惟落瑞士(第1位,人均709,612美元)、盧森堡(第2位,人均607,524美元),新加坡則以人均382,575美元排在全球第8。
而在成年人財富中位數上,香港以206,859美元(約160萬元)排在全球第4,超越瑞士、英國。美國全球第14(112,157美元),新加坡則排在第18位(104,959美元)。
星洲財富不平等加劇 而香港正在改善瑞銀指出,財富平均數更容易被少數富豪拔高平均水平,而中位數較為公允。報告中的大多數經濟體,其平均財富明顯為中位數的數倍。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在2008年~2023年平均財富增長率高達116%,但中位數卻下降了2%。這間接反映了新加坡在經濟增長並不均衡。實際上,瑞銀數據顯示,在2008年~2023年,新加坡的財富不平等程度上升了23%,而香港有所改善,下調近6%。
香港每10人中便有一個是百萬富翁報告顯示,香港的百萬美元富翁比率約為10%,與澳洲水平相當。盧森堡奪冠,百萬美元富翁比率逾16%,其次是瑞士(近15%);新西蘭、美國、丹麥以及荷蘭的比率約為9%。新加坡以6.5%的比率緊隨其後。
報告預測,2023年~2028年間,基本所有樣本經濟體的人均財富都將持續增長。料香港在這5年間人均百萬美元富翁數上漲17%達到737,716位,漲幅處於全球中間水平。新加坡將上漲13%,而中國內地將上漲8%,較為乏力。
美國依然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百萬富翁,接近2200萬人,佔全球百萬富翁數的38%,中國內地則位居第2,人數略高於600萬人,佔10%。
人工智能熱潮將帶動富豪數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預計台灣(49%)、日本(28%)以及南韓(27%)的百萬美元富翁數將大幅上漲。瑞銀表示,這主要受益於全球人工智能熱潮,台灣的微芯片產業將從中獲利,同時吸引大批來自海外的富豪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