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Follow us 

Hot Topic
Market News
Events & Promo
Career Tips
Education News
Health & Life
公務員濫用病假問題受關注  有公務員擦傷肩膀放448日病假
Market News

公務員濫用病假問題受關注 有公務員擦傷肩膀放448日病假

Publish date:29 May 2025

Follow us

Stay updated on the job market

Popular Articles

【識人好過識字】9個方法拓展人脈
【識人好過識字】9個方法拓展人脈
【第一印象】如何讓首次見面的人對你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印象】如何讓首次見面的人對你留下深刻印象
​【聖人都有錯】醒你5招有效指正上司出錯
​【聖人都有錯】醒你5招有效指正上司出錯
公司裁員或倒閉  人工應該點計?
公司裁員或倒閉 人工應該點計?
7個最常見的辭職理由
7個最常見的辭職理由

目前,公務員團隊人數約 17.3萬人,其中濫用病假的問題備受社會關注。政府數據顯示,過去5年內,共有超過1,000宗 懷疑濫用病假的個案,但當局強調,並非所有個案都屬濫用。

有公務員病假近15個月?議員質疑索賠合理性
在立法會會議上,有議員提及一宗個案:一名前線公務員因執勤時被市民推倒,檢查後發現肩膀擦傷但無骨折,當日即出院。然而,該公務員先後請病假共448日,即約 15個月,並在數年後,透過律政司向涉事市民索賠數十萬元的病假薪酬及僱員賠償。議員質疑索賠的合理性,並詢問政府是否設有明確機制,以保障類似案件中市民的權益。

政府回應指,該案件已進入法律程序,不宜評論。但強調,政府在處理工傷個案時,設有完整的補償機制,並會依據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的專業評估,確定員工的傷勢與缺勤時間。

濫用病假個案是否增加?政府公布數據
部分議員表示,每年公務員濫用病假的個案逾百宗,促請政府加強病假管理,並考慮修訂《公務員事務規例》,建立更嚴謹的審核機制。

根據公務員事務局提供的數據,2020年至2024年,政府處理的懷疑濫用病假個案分別為:

  • 2020年:261宗
  • 2021年:182宗
  • 2022年:179宗
  • 2023年:211宗
  • 2024年:219宗

累計5年內共1,052宗,但政府強調,這些數據並不代表全部都屬濫用病假。局長楊何蓓茵指出,實際上濫用病假的公務員比例很低,但政府並未備存確切的濫用數據。

病假審核機制是否足夠嚴謹?政府強調透明度
楊何蓓茵強調,政府重視公務員身心健康與職業安全,並設有完整病假管理制度。根據現行規則,若政府部門懷疑公務員濫用病假,會要求員工前往指定醫管局診所或政府診所求診,並提交醫生證明書。她重申,所有病假機制已詳細列於《公務員事務規例》,具有高度透明度,所有公務員均可查閱。

Tags:
#濫用病假
#補償評估委員會
#公務員事務規例
#公務員
#公務員事務
#職業安全
#醫管局

Follow us

Stay updated on the job market

Popular Articles

【識人好過識字】9個方法拓展人脈
【識人好過識字】9個方法拓展人脈
【第一印象】如何讓首次見面的人對你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印象】如何讓首次見面的人對你留下深刻印象
​【聖人都有錯】醒你5招有效指正上司出錯
​【聖人都有錯】醒你5招有效指正上司出錯
公司裁員或倒閉  人工應該點計?
公司裁員或倒閉 人工應該點計?
7個最常見的辭職理由
7個最常見的辭職理由

Hottest Tags

#打關係
#設定目標
#拓展人脈
#識人好過識字
#第一印象
#專心聆聽
#眼神交流
#職場幸福感
#指正上司
#上司出錯
#聖人都有錯
#員工壓力

Jobs you may interested

You may also like

【識人好過識字】9個方法拓展人脈
【識人好過識字】9個方法拓展人脈
Career Tips
【第一印象】如何讓首次見面的人對你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印象】如何讓首次見面的人對你留下深刻印象
Career Tips
​【聖人都有錯】醒你5招有效指正上司出錯
​【聖人都有錯】醒你5招有效指正上司出錯
Career Tips
公司裁員或倒閉  人工應該點計?
公司裁員或倒閉 人工應該點計?
Career Tips
7個最常見的辭職理由
7個最常見的辭職理由
Career Tips
小組面試如何增加勝算
小組面試如何增加勝算
Career Tips
Contact Us
Notice
Back to Top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Please read and confirm your agreement to our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and Conditions before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Read and Agr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