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長陳茂波今(26日)發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目標至2027至2028年度,累計削減政府經常開支7%。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期,計及發行1,300億元政府債券及償還221億元到期款項後,2024至2025年度綜合赤字為872億元。財政儲備在今年3月31日預計為6,473億元。
【派糖】
- 寬減25/26年度首季的住宅物業差餉,每戶上限500元
- 寬減25/26年度首季的非住宅物業差餉,每戶上限500元
- 寬減24/25課稅年度百分之一百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1,500元
- 寬減24/25課稅年度百分之一百的利得稅,上限為1,500元
- 向領取社會保障金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以及為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作出相若安排
- 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
【經濟/財政】
- 推「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至2027/28年度累計削減政府經常開支百分之7
- 預期今年經濟增長介乎百分之2至3
- 今年基本通脹率和整體通脹率,分別為百分之1.5和百分之1.8
【節流】
- 25/26年度公務員、問責官員、區議員凍薪
- 公務員編制26/27及27/28年度每年減百分之二,至2027年4月,削減約1萬個職位
- 資助大學撥款:未來3年撥款681億元,反映了每年百分之2的節省目標
【開源】
- 飛機乘客離境稅每位乘客增至200元
- 各項人才及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將收取申請費六百元,並把簽證費按逗留期限長短上調至600元或1,300元
- 檢討電動私家車牌照費、停車收費錶的收費,和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
- 研究向由陸路邊境管制站離境的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
- 實施應對侵蝕稅基及轉移利潤的全球最低稅方案(即「BEPS 2.0J」:每年增加150億元稅收
【調整交通資助計劃】
- $2優惠計劃:
- 滿60歲乘客每月限搭240程
- 推行「兩蚊兩折」(即當票價高於10元,須付全額車費的2折)
-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6月起補貼領取門檻提升到500元
【土地供應】
- 來年不會推售商業用地
- 考慮將部分商業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
- 來年賣地表包括8幅住宅用地,加上鐵路物業發展、市區重建局及私人發展和重建項目,預計全年的潛在土地供應可供興建約13,700個單位
- 未來五年準備可供興建約8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
【創科】
- 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促進研發、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
【低空經濟】
【北部都會區】
- 預留約90公頃土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包括第三所醫學院
- 河套香港園區:預留37億元加快完成第一期基建及公用設施,今年就合適地塊徵求私人發展計劃
- 新田科技城:科技園公司總體規劃研究預計今年第三季完成
- 片區開發:今年下半年起為3個片區試點招標
- 沙嶺數據園區:改劃土地程序,預計年中完成
- 會展設施:物色合適地方,興建會議展覽設施
- 鐵路發展:今年內展開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勘察和設計研究、北環線支線詳細規劃和設計
【跨境鐵路】
- 政府與深圳當局正攜手推展兩個跨境鐵路項目,預計於年內展開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項目的勘查及設計研究,以及北環綫支線的詳細規劃及設計
【股市】
- 港交所與證監會將在年內就改善交易單位制度(即俗稱「手數」制)提出建議,讓交易安排可更符合不同大小股份的流動性特質和投資需求,便利交易及提升效率
【發行債券】
- 控制發債額在穩健的水平,靈活運用資金,支持基健,投資未來,為社會帶來更大的回報及效益
- 隨著北部都會區工程陸續展開,工程開支進入高峰期,未來5年基本工程開支由平均每年約900億元增至每年約1,200億元
- 未來5年,政府在「可持續債券計劃」及「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每年發行1,500至1,950億元債券,其中約百分之56用於為到期的短期債務再融資
- 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比率將為百分之12至16.5,非常穩健可控,遠低於大部分先進經濟體
- 發價所得資金不會用於支付政府經常開支
【貿易】
- 正與馬來西亞和沙特阿拉伯積極商討開設經貿辦
- 投資推廣署埃及開羅及土耳其伊茲密爾增設顧問辦事處
- 貿發局亦在柬埔寨增設顧問辦事處
【旅遊】
- 來年向旅發局撥款12.35億元
- 加強推廣一系列特色旅遊項目,例如生態旅遊、熊貓旅遊、賽馬旅遊等
- 旅發局會繼續支持更多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活動在港舉行
- 預留資源加強對郵輪業的支援
- 2025「香山旅遊峰會」今年四月首次在港舉行
【打擊非法賭博】
【善用海濱資源】
- 板道東段、紅磡都市公園(第二期)及西營盤東邊街北休憩用地,今年完成
- 中環、灣仔、北角及尖沙咀海濱,加設輕食飲品攤檔
- 邀請港鐵公司研究將紅磡站南面的臨海及前碼頭用地打造成海濱新地標,包括興建具特色的商業及住宅項目,提供零售、餐飲、娛樂等設施,並設立遊艇會以帶動遊艇旅遊
【教育和人才】
- 推出新一輪15億元「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鼓勵機構資助院校研究
- 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至每年400個
- 安排港投公司、科技園公司及數碼港旗下超過100家科企與中小學生互動交流
- 來年在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為大專生提供約4,000個短期實習名額
-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放寬至29歲或以下、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青年,津貼上限上調至每月12,000元
- 明年初舉辦第二屆「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
- 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為計劃提供更大彈性
【綠色城市】
- 將九龍塘創新中心建設成綠色科技樞紐(GreenTech Hub),匯聚超過200家綠色科企
- 今年中推出3億元資助計劃,推動業界在全港安裝高速充電樁
- 增撥1.8億元,增加全港住宅智能廚餘回收桶或廚餘收集設施
- 為加注用的綠色甲醇提供稅務豁免
- 今年內宣布可持續航空然料(SAF)用量目標
- 預留4.7億元資助專營巴士,營辦商購買600輛電動巴士,以及逾1.3億元資助的士業界購買3,000輛電動的土
-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延長至2028年
【航空】
-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擴展培訓課程至C919飛機相關範疇
- 發展香港成為亞洲首個飛機拆解、部件回收、處理及交易中心
【醫療】
- 今年上半年提出「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成立時間表,和邁向「第一層審批」路線圖
- 預留資源以配對形式支持大學纂建第三所醫學院
【文創】
- 2026年舉辦第二屆「香港演藝博覽」
- 引進辦策略性引入更多結合創科的文創企業
- 未來5年推進超過30個文化知識產權項目
【中小企】
- 向「BUD專項基金」及「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援基金」合共注資15億元,並優化申請安排
- 「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還息不還本」申請期至2025年11月
- 「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參與銀行為中小企預留融資部分已增至超過3,900億元
- 貿發局將推出「電子商務快車」為港商提供顧問諮詢,並舉辦第二屆「香港好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