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港失業率升至3.7%,有14.5萬人失業之際,將軍澳一個大型私人屋苑向居民發出通告,計劃引入10部「禮賓機器人」,並削減約四成保安職位,引起網上熱議。通告指出,現時屋苑有12個保安崗位,新方案將改為「7名保安+10部機械人」,預計每年可節省約103萬港元開支,減幅達26%。機械人保養費亦已納入預算,約為62萬港元。
不少網民對此表示驚訝,認為「連保安都冇得做」,擔心人工智能取代人手成為趨勢。有業主表示自己正失業,質疑中年人連保安工作都難以維持,擔心其他屋苑會仿效。亦有人認為通告暗示若住戶想減管理費,就要接受減少人手、改用機械人。
網民反應兩極,有人批評機械人難以應付實際情況,例如處理滴水、送貨、麻煩住客甚至罪案等,認為「噱頭大於實際」,機械人缺乏人類的經驗與直覺。亦有人指出保養成本高,背後仍需人手支援,形容機械人只是「人型CCTV」,曾住過日本機械人酒店的網民更直言「華而不實」。
不過亦有網民支持方案,認為部分保安員工作態度欠佳,機械人可24小時運作更有效率。根據網上資料,禮賓機器人具備Wi-Fi、自主充電、避障功能,並配備鏡頭、屏幕及托盤,可同時處理多項任務,適合放置於住宅、商場或辦公大樓出入口。
機械人真係可取代保安?
不少網民質疑機械人能否應付實際情況:
亦有人指出機械人保養成本高,背後仍需人手支援:「住過日本機械人酒店,根本係 gimmick,背後都要真人 standby。」
文:Jamie@ECjobsonline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