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味可以話係香港地道飲食文化嘅代表之一,無論係茶餐廳嘅燒味飯,定係街坊「斬料加餸」返屋企,叉燒、燒鴨、乳豬等都係港人至愛。唔少旅客嚟香港都會特登試一試呢啲「名物」。但你又知唔知,燒味背後其實暗藏高鈉高脂危機?
消委會實測:33款燒味鹵味屬「高鈉」食品
消費者委員會聯同食物安全中心早前測試市面100款燒味及鹵味樣本,包括叉燒、乳豬、燒肉、燒鵝、燒鴨、豉油雞、鹵水鵝、鵝腸、鵝腎及紅腸。結果發現有33款樣本每100克含鈉超過600毫克,屬「高鈉」水平。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日鈉攝取量應少於2,000毫克。過量攝取鈉會增加患上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及腎衰竭等慢性疾病風險。
鈉含量排行榜:紅腸、燒肉、叉燒最鹹!
測試結果顯示,紅腸平均每100克含1,000毫克鈉,成為「鹹王」;其次係燒肉(870毫克)及叉燒(660毫克)。以下為各款燒味/鹵味平均鈉含量排名:
食品 | 每100克平均鈉含量(毫克) |
紅腸 | 1,000 |
燒肉 | 870 |
叉燒 | 660 |
鵝腎 | 610 |
乳豬 | 550 |
鵝腸 | 510 |
鹵水鵝 | 370 |
燒鴨 | 380 |
豉油雞 | 350 |
燒鵝 | 240 |
紅腸之所以鈉含量特別高,係因為佢屬加工食品,由製造商統一供應,難以控制鹽分。而燒肉飯平均鈉含量高達1,500毫克,叉燒飯亦有1,100毫克,相當接近每日上限。相比之下,燒鵝飯平均只有330毫克,相對「清淡」。
醬汁加鈉量驚人!叉燒汁鹵水汁唔好亂淋
如果你以為唔加餸汁就冇問題,就要留意啦!測試發現,叉燒汁每100克含1,600毫克鈉,鹵水汁更高達2,200毫克。淋汁後,叉燒鈉含量會增加17%,鹵水鵝更誇張,鈉含量暴升38%。
所以如果真係忍唔住想食燒味,記得叫店員「唔要汁」,或者將醬汁分開上,自己控制用量。
燒鵝乳豬脂肪爆表!每100克等於7茶匙油
除咗鈉,脂肪含量都唔可以忽視。燒鵝同乳豬樣本平均每100克分別含37克及36克總脂肪,相當於7茶匙食油。根據世衛建議,成年人每日總脂肪攝取量應少於66.6克。
其他高脂燒味包括鹵水鵝、燒肉、燒鴨,每100克脂肪含量都超過20克,屬高脂食品。長期攝取過量脂肪,會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風險。
消委會建議:食得精明啲!
為咗減低健康風險,消委會提出以下貼士:
燒味雖然好味,但健康先至最重要。下次食燒味,不妨諗多一步,揀啱款式、控制份量、減少醬汁,食得開心又安心。
文:Silver@ECjobsonline 編輯部